既“管得住”,又“矫得好”
来源:明溪县社区矫正管理局 时间:2024-06-21 16: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正式实施四周年,明溪县司法局始终坚持以贯彻实施社区矫正法为主线,将社区矫正工作作为全局创先争优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持续在监管智慧化、矫正精准化、帮扶社会化上发力,为社区矫正对象铺就了一条条暖心回归路,更为辖区群众立起了一道无形的安全屏障。

  智慧提升+机制完善实时监管全方位

  轻点鼠标,便可查看社区矫正对象的个人档案、日常管理、教育帮扶、活动轨迹等基本情况。通过安装在矫通、协矫通APP,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查看社区矫正对象的定位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社区矫正对象违规越界等异常行为,及时予以处置……

  明溪县司法局依托福建省社区矫正一体化平台,完成对社区矫正衔接登记、调查评估、外出申请、执行地变更等业务线上办理,有效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效;同时,加大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通过采购执法执勤车辆、远程视频会议系统、报警系统、自助矫正终端、高清摄像机、电子定位装置等等智慧矫正设备,实现集报到自助化、管控精准化、监管智能化、指挥可视化和办公移动化于一体“智慧社矫”,社区矫正工作实现从人工管理到智能管理、从粗放管理到精细治理的飞跃。

  为了最大程度避免脱管、漏管,实现社区矫正全方位监管,明溪县建立每日信息核查抽查机制,利用社区矫正一体化平台及时核查比对全县在矫社区矫正对象各项信息,在出现告警信息时,及时联系司法所进行核实处理。同时,为最大限度减少社矫对象利用确认位置信息间隙私自外出的情形,通过线上“点验”的方式,每日随机抽选20%以上在册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实时位置抽查,“人防+技防”双管齐下,有效弥补了监管盲区问题。今年以来,县社矫中心共适时抽查1700余人次,处理告警信息129条,有力促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开展。


  沉浸体验+同心助矫”,学习教育新方式

  明溪县司法局通过社区矫正VR教育室,将VR技术引入社区矫正教育,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高仿真性、沉浸感、交互性等特点,让社区矫正对象沉浸式体验VR技术构建的酒驾、毒驾、监狱等多种极为真实的教育场景,对比枯燥的讲解说教,VR体验式教育更能激发社区矫正对象的体验兴趣和参与热情,实现心有所戒,行有所止的教育效果。


  另一面,在一尺之隔的心理辅导室内,除了温馨舒适的按摩放松椅外,还配备有宣泄沙袋、宣泄人、沙盘、玩具等心理辅导工具。

  为有效解决社矫对象入矫或出现生活重大变故时,出现的情绪障碍问题,加强对性格偏激、家庭困难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健康教育,明溪县在全省社区矫正社会化“一县一品牌”培育工作中,结合我县实际,开展社区矫正“同心助矫”教育帮扶工作,择优培育承接社区矫正服务的专业化社会组织——明溪县同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主要合作组织,协同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心理健康教育,对有服务需求的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咨询等服务,规范建立社区矫正对象心理档案,实现“一人一档”。自“同心助矫”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共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4场次共350余人次,开展“一对一”心理疏导、心理咨询等服务60余人次,建立完整的社区矫正对象心理档案150余份。

  多元力量+基地建设”,共建共治矫得好

  社区矫正工作力量不足是制约我县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高效发展的短板之一。为此,明溪县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社区矫正工作中来。陆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招聘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10人,协助开展调查评估、教育矫正等社会工作服务。请示县文明办成立明溪县社区矫正志愿服务队77人,协同开展实地查访、谈心谈话、信息反馈,帮助司法所掌握重点人员动态情况,有效形成监管合力。


  同时,依托中央红军村、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宋代著名理学家、“闽学鼻祖”杨时的诞生地等特色资源,建设社区矫正教育基地4个、就业基地4个、公益活动基地5个,为全县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社会力量的参与,“三类”基地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教育和服务方面的短板,使得社区矫正更有效率、更有质量。2023年以来,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矫正对象矫正小组225人次,协助开展调查评估32人,社区矫正志愿者参与社区矫正实地查访70余人次,谈心谈话60余人次,协助开展人文帮扶8人次。

  既“管得住”,也“矫得好”。明溪县司法局积极探索总结出符合明溪实际的社区矫正“163”执行模式和“12345”工作方法,在此基础上,不断精益求精,深化优化,推动我县社区矫正工作创新发展,让1218名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先后获得“全国社区矫正机构先进集体”“三明市五一先锋号”“三明市巾帼文明岗”“三明市青年文明号”“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