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启光助矫|一张特别请假条背后的重生之旅 _ 社区矫正 _ 三明市司法局
启光助矫|一张特别请假条背后的重生之旅
来源:将乐县社区矫正管理局 时间:2025-04-25 10:30 浏览量:

  

  “所长、所长,我有急事要外出!”社区矫正对象张某某在“申请事由”一栏郑重写下:“清流县有人员深山失联,请求参与紧急救援”。这张不同寻常的申请书,像一簇划破晨雾的火苗,照亮了工作人员惊喜的眼神——三年前那个眼神阴郁的年轻人,此刻俨然蜕变成手握生命曙光的救援者。

  2021年,张某某因非法制造射钉枪被判处社区矫正。初到司法局报到时,他情绪低落,对未来充满迷茫。“那时候觉得自己像被扔进黑暗隧道的火车头,看不见轨道也看不见光。”回忆往昔张某某感慨到。

  转机出现在将乐县司法局的“启光助矫”项目中。这个项目自2024年启动以来,已累计帮助超过80名社区矫正对象重新融入社会。项目通过“心理辅导+技能培训+社会融入”三位一体的模式,为矫正对象量身定制个性化帮扶方案。

  2024年,将乐县司法局与火箭救援防灾减灾社工服务中心合作开展了“启光助矫”项目,开展重点社矫对象心理教育、测试、评估、正向引导工作。在“启光助矫”项目的引导下,张某某了解到火箭救援队正在招募志愿者,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培训,他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成功加入县火箭救援队,成为一名志愿者。


  “我们为他量身定制了心理干预和技能培训方案,当他第一次操控无人机成功穿越障碍时,整个教室都听见了他开心的笑声。”项目负责人翻动着档案册。凭借热成像技术与无人机操作技能,他在队中表现出色,这两项技能对于救援意义重大,如同“眼睛”和“耳朵”。过去一年,他像追逐光线的向日葵般活跃在救援前线。7月洪峰过境时,他操控的无人机在混浊江面定位到被困老人的红外信号;除夕夜森林火场,他架着热成像仪在浓烟中为消防队开辟生命通道。他服务时长累计420多小时,参与60多次救援任务,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他用实际行动传递希望与温暖。

  随着“启光助矫”项目的全面实施,越来越多的矫正对象开始参加公益活动、助老服务,有人心得本上写道:“原来我们不是社会的暗斑,也能成为发光体。”司法局的档案室里,最新统计显示参与启光项目的对象无一重新犯罪,参加志愿活动超过1200人次。

  将乐县司法局社矫大队大队长施鸿介绍,“启光助矫”项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帮扶体系:每季度定期开展心理辅导课程,累计服务超过200人次;与县人社局合作开设技能培训班,已有87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联合火箭社工、春风社工等社会组织建立公益实践基地,组织矫正对象参与志愿服务累计超过2000小时。“我们不仅要帮助他们走出阴影,更要为他们点亮前行的路。”施鸿说。

  现在,张某某也帮忙指导新入队的救援队员操作无人机。“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个月亮,有时候缺的,不过是拨开云雾的那阵清风。”他胸前的救援队徽章,恍若无数等待被擦亮的希望正在破茧。

  将乐县司法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启光助矫”项目实施以来,社区矫正对象就业安置率达到87.3%,重新犯罪率为零。这个以“启明灯”为标志的项目,正在用温暖的光束,照亮更多迷途者的归途。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