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123”齐步走 融合矫治提质效——三明市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参与社区矫正实训工作显成效 _ 要闻报道 _ 三明市司法局
“123”齐步走 融合矫治提质效
——三明市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参与社区矫正实训工作显成效
来源:三明市社区矫正管理局 时间:2025-07-09 16:56 浏览量:

    为深入贯彻司法部“实战大练兵活动”和“一体两翼”工作部署,三明市紧扣司法行政“一家人”、整体工作“一盘棋”、刑罚执行“一体化”目标,充分发挥戒毒民警专业优势,积极探索“123”工作法,深度融合“戒毒矫治+社区矫正”,将“短期集中教育”延伸为“长期跟踪服务”,推动社区矫正从“管得住”向“扶得好”转变,筑牢社区矫正安全稳定防线,助力平安三明、法治三明建设。

一、立足“1”个体系

共建一基地。2024年8月,三明市司法局、福建省三明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在三元区社区矫正中心成立“民警学习实训基地”,4批次24名民警迅速转变“新角色”,主动融入“新集体”,快速适应“新要求”,将学习实训基地打造成为社区矫正对象“法治教育的课堂,警示反思的熔炉,回归社会的桥梁”。联学一部法。围绕新任务新使命,实训民警通过系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福建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通过组织8场次联学共研活动,帮助实训民警尽快熟练掌握监管执法和教育帮扶各项规定、程序和方法,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帮扶一群人。深度释放戒毒民警警察身份和管教专业优势,将驻点民警特有的矫治理念、技能与方法,全方位、多层次地延伸至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帮扶、心理咨询、矫正宣告、矫情研判、实地查询等执法工作,持续增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震慑力,助力社区矫正工作,实现戒毒所高墙与社区矫正无形之墙“墙”“墙”联合。

二、强化“2”个手段

一是警示教育塑纪律。在集中教育、警示教育中把刑罚的无情与社区矫正的有情进行对比,让社区矫正对象打心底认罪悔罪,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的守法守规意识。通过每月一次教育课题、情境化反毒宣教、剖析违反监管规定的严重后果等工作模式,让社区矫正对象深刻意识到社区矫正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警示其时刻谨记“法律红线不可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珍惜矫正机会,自觉服从管理。

二是柔性教化润心灵。将戒毒所内较成熟的心理测评系统充分融入社区矫正全过程,聚焦“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核心主题,对入矫初期的焦虑、抗拒,通过建立信任关系、促进身份认同与适应、激发改变动机,缓解社区矫正对象入矫初期的焦虑与抵触;对矫正中期的波动反复、倦怠,通过提升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风险监测、个案辅导,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改善认知偏差与非理性信念;对矫正末期的麻痹与担忧,通过强化在矫正期间习得的积极认知,缓解“解矫综合症”,积极促进社区矫正对象的身份认同转换,帮助提升应对未来挑战的信心。

三、聚焦“3”个环节

一是入矫教育强威慑。针对新入矫社区矫正对象法律意识淡薄的特点,设计以法律法规和遵规守纪为核心的入矫教育课程。通过集中宣讲、个案解读等方式,系统讲解社区矫正法、禁毒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为社区矫正对象算清“经济账、亲情账、自由账”,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认清身份、敬畏法律、遵守规定。同时,将入矫宣告作为参与社区矫正的“切入口”,通过庄严的宣告仪式和入矫谈话,强化社区矫正对象的在刑意识,把好社区矫正“第一关”。学习实训以来,戒毒民警协助开展入矫宣告10场,接收新入矫社区矫正对象164人,参与矫情研判9次。

二是矫中帮扶强改造。根据犯罪类型为社区矫正对象“精准画像”、归类编组,针对社区矫正对象的个性情况设计专门教育方案;结合实地查访,深入了解社区矫正对象的家庭状况、生活困难及心理需求,以政策解读和警示教育强化法律刚性,以心理疏导触动社区矫正对象从“身”到“心”全面矫正,重燃对生活的信心。针对身份意识薄弱、服刑态度懒散社区矫正对象,通过“墙内与墙外对比教育”、现场点验、队列训练等方式,让其了解监所管理的严格性,增强其服从意识和纪律观念。累计开展集中教育、警示教育、专题普法等活动23场次,队列训练4场次,受教育社区矫正对象达762人次,协助开展实地查访9人次。

三是解矫指导强适应。在解矫前重点开展形势政策、婚姻家庭、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指导,及时澄清“合理诉求”与“违规行为”的界限,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做好回归社会的心理和能力准备。对有就业困惑的社区矫正对象,通过“一对一”个别谈话,鼓励其表达真实需求与困惑,疏导负面情绪,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重建生活信心、掌握生存技能,最终实现“顺利回归社会、不再重新犯罪”的目标。学习实训以来,戒毒民警共协助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辅导)5场次,个别谈话教育11场、56人次,跟踪帮扶5人,解除社区矫正159人。

下一步,三明将进一步强化“常驻+机动”合作机制,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模式和方法充分发挥戒毒民警专业优势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法治观念、禁毒意识等方面帮扶教育通过精准建档、心理干预、教育支持、技能赋能等措施帮助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更好地融入社会不断提升融合矫治质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